close

填充物注射鼻子、額頭發生失明的新聞,時有所聞,也是讓許多愛美人士卻步的原因😰

大家都很關心的是

哪些填充物有可能造成失明?

在臉部哪一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呢?

發生的機會是多高呢?

我們繼續往下看吧
 


參考資料是 2019年四月發表在著名整形外科雜誌Plastic & Reconstructive Surgery的一篇文章 : Soft-tissue Filler–associated Blindness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ase Reports and Case Series

論文蒐集了18來填充物造成失明的案件(2000/01/01~2018/09/15),總共有190例。

最常見造成失明的填充物是自體脂肪(47%);其次是玻尿酸 (28%),剩餘是其他膠原蛋白增生劑(如童顏針21%)、晶亮瓷(4%)。 

(這邊要提醒一下,不是比例越高越危險,這跟市場使用率有關)

值得注意的是,11位注射玻尿酸後喪失視力的案件中,有6例在注射玻尿酸水解酶(解藥)之後視力完全回復! 其餘填充劑則沒有解藥,所以一旦打進視動脈後預後很差。


失明風險.jpg

 

造成失明的機轉與填充物打進血管有關。臉部是血管相當豐沛的部位,如果打到供應皮膚的血管可能會造成皮膚壞死

打入會循環到眼部的血管,就有機會造成視力受損。甚至如果施打力道更強的時候,會隨著血液順流到腦部造成中風、流到肺部則會肺栓塞。 
 

血管併發症(皮膚壞死、失明、中風等)發生率多高呢

學者認為在晶亮瓷機率約萬分之三~千;而玻尿酸約萬分之三到九。

如果單以失明的機會而言,應比這數字更少。然而失明是相當嚴重的問題,還是得特別警惕!
 

回顧過去失明的案例中,嚴重度比較高的是自體脂肪填充,玻尿酸則相對低。

這與兩者的分子量相關因為自體脂肪的顆粒較大,通常會塞在比較近端的視動脈(2mm);而玻尿酸分子較小(400 μm)通常塞在比較末端的中央視網膜動脈(160um)。塞住的地方越近端+大條的血管影響的範圍越大,加上自體脂肪填充的擴散性較高(High Diffuse occlusion rate),這使得失明預後越差。

常見造成失明的部位,包含眉間、鼻子、額頭、法令紋,與眼睛周圍的血管有關。

失明風險2.jpg

 

眉間、額頭附近的滑車上動脈、眼眶上動脈、顳動脈;鼻子的鼻背動脈、角動脈; 法令紋處有顏面動脈、角動脈。這些動脈若有填充物進入後,會沿著血流循環到眼動脈、網膜動脈造成栓塞失明風險。

 

失明風險3.jpg

注射中發生視力模糊時,如果是用玻尿酸材質,可以立刻在注射部位的周圍打降解酶。即使不是在原血管內注射降解酶,依舊可以透過皮膚滲透到血管內溶解血管內玻尿酸。然後應立即連絡醫院眼科部做緊急處置(如眼球後注射降解酶、高壓氧等)
 


 

有沒有可以事先預防栓塞的方法? 有,但是沒有100%預防的對策

 

1.操作者熟悉解剖構造。

但是人體的解剖構造就是會有變異(variation),以前我們在學大體解剖的時候,解剖書上告訴我們血管會怎麼走(那是大部分的),但少部分就是會有差異。這意味著,用同樣的方式打1000個人,可能999個沒事,1個就有風險。

 

2. 使用大號鈍針,少劑量、溫柔的施打。

提醒: 鈍針如果太細時,力道強時仍有可能戳進血管。

 

3. 注射前回抽是否回血。

=> 但對於較黏的填充物而言,即使戳進血管回抽也可能沒回血。另外有文獻指出不建議回抽,因為會讓操作者誤以為沒有戳進血管,反而大量注射造成更大的併發症。

 

4. 之前有做過手術的部位,盡可能不要注射填充物

5. 注射過程中,一旦發生眼部劇烈疼痛或是閃電感,請立刻停止注射並送醫。

6. 危險的區域盡量不要用玻尿酸以外的物質,因為不慎打入血管時,玻尿酸降解酶是唯一的解藥,其他材質的填充物就沒有解藥了。
 


 

回顧國外血管栓塞的報導,操作者的科別從一般科、麻醉科到整形外科、皮膚科都有。目前沒有100%預防的策略,所以如果想在危險區施打的話,真的要做好風險評估(萬分之一~十萬分之一)再施打,否則就是醫病雙輸的局面, so sad...

只要有疑慮的話,鼻子還可以選擇開刀或是埋線,額頭區,也可以用髮型、瀏海修飾改善。

最後,要強調的是失明是醫師與客戶共同的夢魘,施打前盡量先了解危險區、及評估風險 (即使只有萬分之一)在進行注射,切忌因為特價、促銷就去消費,以避免憾事發生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琪拉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