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相對穩定,外出踏青的民眾增多,加上最近天氣悶熱潮濕,門診湧入不少被蟲蟲叮咬的病患。
有一對夫妻在清明連假到陽明山踏青,在樹下休息時有毛毛蟲不經意地爬過皮膚。
那時他們趕緊的揮掉蟲子,想不到回家之後兩側前臂出現了劇癢的紅疹。
先生說晚上實在癢到無法入睡,隔天帶著老婆趕緊到門診求助了。
今天就跟大家介紹,夏天常見的蟲蟲危機第一部曲: 毛毛蟲皮膚炎 (caterpillar dermatitis)。
毛毛蟲為蝴蝶或蛾的前身,在毛毛蟲身上的毛或刺,可以透過直接接觸人的衣服或皮膚,
或間接式的方式 (例如:隨著風吹的方式飄落、毛殘留在樹葉上),造成人體產生過敏性反應。
毛毛蟲皮膚炎的疹子表現:
1. 局部刺痛、癢的紅疹 (Localised stinging reaction): 常見於四肢、腋下、腹部、脖子,
可以是丘疹、起水泡、紅斑等,少數會有頭暈、冒冷汗、腹痛。
圖片出處: Dermnet
2. 丘疹性蕁麻疹 (Papular urticaria)
一顆顆類似蕁麻疹的風疹塊,極少數會發展成血管性水腫或休克。
圖片出處: Skin Reactions to Pine Processionary Caterpillar Thaumetopoea pityocampa Schiff
毛毛蟲皮膚炎通常為臨床診斷,不需要抽血檢查,除非有全身性症狀發生。
適當的因應與治療
如果在遊玩時看到有毛毛蟲爬過皮膚,建議可用鑷子或是鉗子小心地引走蟲子。
如果身上有膠帶的話,可以在皮膚上把殘餘的毛黏下來,之後立刻沖冷水。
治療部分可使用冰敷、口服消炎止痛藥、局部塗抹類固醇、口服抗組織胺減緩過敏反應。
但預防勝於治療,建議出門遊玩還是穿薄的長袖衣物保護身體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