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醫師,我這個一顆顆的疹子癢到不行,你看是不是被蟲咬啊?」
仔細一看疹子的分布,主要集中在腋下,內衣邊緣、脖子,四肢也有少許。
「你陽台曬衣服的地方有鳥會飛經過嗎? 還是冷氣口附近有鳥巢嗎?」
「咦,說到這個,我想到今天我在家陽台看到一家死鳥耶,嚇到我,這有相關嗎?」
你這個疹子看起來是被熱帶禽蹣叮咬的耶!
熱帶禽蹣是什麼?
熱帶禽蹣(Bird mite)是大小約0.1mm的卵形寄生蟲,肉眼可見(我曾遇過患者抓蟲到診間喔!)
平時喜生長在家禽、鳥類(如麻雀、鴿子、台灣藍鵲、斑鳩)。
它有很多種分型,在台灣、澳洲比較常見的物種為Ornithonyssus bursa 。
禽蹣一般以吸食禽鳥類的血液為主要來源,一旦鳥類長大離開鳥巢後,
禽蹣為了尋找新的宿主,若偶然性的遇到人類,就會透過吸食人類的血以維持其生命。
禽蹣是如何透過這偶然的機會來到人身上呢?
常見途徑有
1. 居家環境: 如陽台、屋頂、屋簷下、冷氣機附近有鳥巢,鳥類棲息;
禽蟎可以經由牆壁、門窗與冷氣機的縫隙,或是空調的通氣孔等地方進入室內, 叮咬人類。
2. 工作環境有鳥類棲息處: 曾有遇過小學老師抱怨教室外的樹上有鳥巢,導致經常性的禽蹣叮咬。
3. 養鳥、養家禽、動物園工作者等。
症狀:
被禽蹣叮咬的疹子通常會滿癢,尤其是半夜、清晨特別厲害。
疹子有時很難跟其他蟲咬區分,所以詳細的問診(是否有家禽接觸史)
與理學檢查(特別是長在內衣邊緣、內褲邊緣、脖子、腋下、胸前、肩膀、手臂)是很必要的。
另外,與疥瘡不一樣之處是疥瘡會有蟲隧道(Burrows),但禽蹣不會。
與跳蚤叮咬不同之處是跳蚤通常在四肢、較少到軀幹。
治療
熱帶禽蹣的治療不難,以口服抗組織胺搭配類固醇藥膏,若有次發性細菌感染時要搭配抗生素。
但禽蹣必須要消滅才能避免再度復發,可以透過環境處理:
清除住家附近的鳥巢、避免在有鳥類經過的陽台曬衣服、屋內以水煙式殺蟲劑消毒等
以降低禽蹣暴露的機會。